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北京:11日起进人群聚集场所须接种疫苗

头条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

嘉宾合影 百年丹青映初心,笔墨风华颂时代。2025年4月23日下午,“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

城事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

财经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9月22日上午,上海知名投资公司确定投资1000万美金入股福建鱼海堂贸易有限公司的腕美表现项目,企业双方...

北京:11日起进人群聚集场所须接种疫苗

发布时间:2022/07/08 头条 浏览:252

7月11日(下周一)起,进入人群聚集场所人员(不适宜接种人员除外)须接种新冠疫苗,其他限流、预约场所优先安排已接种疫苗人员。在6日召开的发布会上,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介绍,为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社会面疫情防控,发挥新冠疫苗接种在应对疫情中的有效作用,本市将从11日起实施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

防止产生“放大器”效应

“公共场所特别是密闭且人员聚集的空间,一旦有隐匿传染源进入,具有很高的病毒传播风险,会产生‘疫情放大器’的效应。”李昂解释,为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有效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安全,尤其保护好感染风险较高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和从事公共服务人员,11日起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将正式实施。其中包括:出入老年大学、老年活动站(室)和老年人健身娱乐活动场所的老年人要尽快实现应接尽接;进入线下培训机构、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美术馆、文化馆、体育场馆、健身场所、演出娱乐场所、网吧等人群聚集场所的人员须接种疫苗(不适宜接种人员除外),其他限流、预约场所优先安排已接种疫苗人员。

市疾控解释,一般来说,前往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人员密集的场所,人们都会停留较长时间,如果有隐匿的传染源进入,很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因此前往这些场所的人员除了进门扫码、规范佩戴口罩外,也需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和他人。而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住院风险和死亡风险都显著升高,因此他们接种新冠疫苗更加重要和必要。对于参加老年大学、前往老年活动站或健身娱乐活动场所的老年人,考虑到长时间娱乐健身活动中,很难始终保持社交距离、规范的全程佩戴口罩,所以更要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和同伴。

京外接种信息可进行补录

此前发布实施的疫苗接种防控措施继续从严执行。一线疫情防控、医疗卫生、社区、志愿者、交通、家政、家装、外卖快递等公共服务和城市运行保障人员以及参加重要会议活动的人员,原则上应完成全程接种或加强免疫接种;参加本市团队旅游人员,应完成全程接种或加强免疫接种;入住军休所、疗养院、养老院、养老驿站等场所内的老年人应实现应接尽接,探视人员和服务人员应完成全程接种或加强免疫接种。

2日0时起,北京“健康宝”对疫苗接种状态的展示进行了优化升级,在京接种的市民,疫苗接种状态可以与核酸检测结果同屏显示。京外接种的市民,可凭接种记录或通过“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展示本人接种状态;如有需求,也可凭接种记录,到本市任何一个接种点进行补录,实现在北京“健康宝”展示。

本市已接种6254.30万剂

“接种疫苗仍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效果明显。”李昂介绍,截至6日12时,本市已累计接种6254.30万剂、2340.42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361.83万人。本市累计为210余位百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最年长者112岁。

本市各区将继续强化接种服务保障,优化接种服务流程,畅通咨询热线,通过“老年人绿色通道”“接种车进社区(单位)”“爱心车上门接送”等有温度的服务措施,满足市民接种需求。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