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清明现场祭扫群众同比降九成登录

头条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

嘉宾合影 百年丹青映初心,笔墨风华颂时代。2025年4月23日下午,“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

城事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

财经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9月22日上午,上海知名投资公司确定投资1000万美金入股福建鱼海堂贸易有限公司的腕美表现项目,企业双方...

清明现场祭扫群众同比降九成登录

发布时间:2020/04/07 头条 浏览:368

  4月4日至6日清明节3天小长假,全市祭扫点共接待祭扫群众15万余人次,较往年同期下降近九成。3月21日至4月6日17天时间,全市各殡葬服务机构已累计接待68.08万祭扫群众,累计完成代为祭扫1万余人次,累计完成网上祭扫1.4万余人次。

  昨天八宝山地区

  接待量不到4000人次

  昨天是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全市各祭扫点的接待量较假期前两天明显减少。据市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工作临时指挥部统计,截至17时,全市223处祭扫点共接待群众3.2万人次,疏导机动车1.37万辆。其中,八宝山地区接待祭扫群众不到4000人次,机动车1342辆。当日完成代为祭扫1254人次;选择在“2020年清明节网上祭扫服务平台”祭扫人数338人次。全市各扫墓点平稳有序,秩序良好。

  今天,全市68个规模较大的扫墓点网上预约及电话预约的祭扫人数为1.1万余人次。网上预约祭扫人数排前五位的公墓为:万佛华侨陵园、八宝山革命公墓、门头沟天山陵园、八宝山人民公墓、昌平区景仰园骨灰林。

  今年本市清明祭扫将持续至4月12日,预计本周末各园区将迎来最后一轮高峰。

  长青园自然葬

  二期墓区投入使用

  作为本市骨灰海葬、自然葬定点服务单位,北京长青生命纪念园没有像往年一样开展公祭活动,但还是组织工作人员为园内的双桥无名烈士纪念碑、遗体捐献纪念碑、生态葬纪念碑等公益纪念设施开展祭扫、敬献花篮。同时,为自然葬、骨灰撒海等组织小型分散的追思活动,进一步推广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方法。

  长青园负责人吴亚军介绍,2017年自然葬项目被民政部列为全国殡葬改革试点项目后,长青园在自然葬改革方面推出综合试点项目。2019年,长青园自然葬年增长量首次超过1000份。

  目前,长青园自然葬二期墓区也已投入使用。二期位于一期西侧,步入其中,眼前亭台楼榭、喷泉流水,景色雅致。据介绍,长青园自然葬二期工程项目占地面积1.2万余平方米,新建了多功能骨灰墙,增设水系、假山跌水景观,并设置追思亭、景观亭、景观桥、休憩花架等。

  今年,长青园计划开展自然葬一期提升改造,优化设施、改进服务环境。自然葬一期总占地面积一万余平方米,预计可安葬骨灰1.5万份,是“有水有绿、可葬可祭”的生态景观区。改造项目包括安装木质门楼,对自然葬区进行闭环管理,提升自然葬区专属性。同时,对一期项目的平面地形升级改造,设置假山、摆放雕塑,建设水系,形成溪水潺潺、山水交融的景象。其中,还将建设木质平台和微型栈道,铺设草坪、移植草本花卉,便于家属缅怀纪念也增强回归本源的自然感。

  选择骨灰海撒

  10年增9倍多

  记者从八宝山礼仪公司了解到,近年来本市不断加大骨灰葬法改革力度,推出了海葬、自然葬、树葬、深埋等生态安葬方式,骨灰安葬方式正逐渐从以传统骨灰碑墓葬为主向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转变。

  2019年,全年骨灰海葬共办理业务3130份,组织骨灰海葬活动73批次,播撒逝者骨灰3205份,比2018年增加8.4%。骨灰自然葬共办理945份,安葬骨灰1020份,比2018年增加26.9%。

  据介绍,本市骨灰海葬活动自1994年开始到2019年,25年来共有25068位逝者骨灰海葬,按安葬每位逝者骨灰0.5平方米土地计算,25年仅骨灰海葬就节约土地12534平方米。

  自2009年本市推出公益惠民的免费骨灰海葬政策以来,共有1.8万余位京籍逝者及亲属享受相关政策。随着环保和绿色殡葬理念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骨灰回归自然的绿色方式。2009年,生前选择骨灰海葬的逝者有307位,而2019年则增至3205位,增加9倍多。

  北京市骨灰自然葬自2017年开始,至今共安葬逝者3068位,除长青园外,2019年又新增北京市太子峪陵园作为骨灰自然葬的安葬地点。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