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防疫文明好习惯千万别丢了

头条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

嘉宾合影 百年丹青映初心,笔墨风华颂时代。2025年4月23日下午,“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

城事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

财经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9月22日上午,上海知名投资公司确定投资1000万美金入股福建鱼海堂贸易有限公司的腕美表现项目,企业双方...

防疫文明好习惯千万别丢了

发布时间:2021/08/16 头条 浏览:324

“一米线”、不乱丢废弃物、用餐使用公筷公勺……去年6月实施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市民在疫情防控期间形成的好习惯写入法规。近期全国多地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势趋紧,列入法规的文明要求,大家执行得怎么样?为此,记者探访了一些商场、超市、饭馆和景区。

排队结账的人一多,顾客们就常忽视了脚下的“一米线”。本报记者张楠摄

服务员竟不知“公筷”为何物

在健康文明、绿色环保生活方面,《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倡导,用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而在疫情期间,使用公勺公筷更应被大力倡导,从而有效避免病毒在餐桌上蔓延。《条例》施行后,餐馆提供公筷或顾客主动向服务员要公筷一度颇为流行。一年过去了,“公筷公勺”的好风气还在吗?

傍晚时分,位于中海环宇荟购物中心的“荷花泰菜”餐馆正迎来几批就餐顾客。记者发现,每位顾客的面前都提供了碗、盘、勺子和筷子各一套餐具。上菜后,顾客纷纷用自己的勺子、筷子在盛放菜品的大盘中夹菜。

“咱们这儿不主动提供公筷吗?”“您需要筷子?”听到记者的询问,服务员赶忙扭头拿来一双跟桌上一样的筷子递过来。“没有专门的公筷吗?”面对记者的追问,服务员说:“都是这种统一的筷子,您就拿这个当公筷吧。”

而在通州万达广场的“一品焖锅”餐馆内,记者索要公筷的行为,倒把服务员弄蒙了。

“公筷?什么?您要什么?”年轻的服务员一脸茫然。记者拿起手中的筷子,解释道:“公筷,夹菜的公筷。”一会儿工夫,服务员拿着一副普通筷子回来了,“不好意思,我们这没有您说的那种筷子,给您拿一双这种普通筷子行吗?”显然,别说主动提供公筷了,服务员连“公筷公勺”是怎么一回事儿都不清楚。

“一米线”常常被忽视

疫情防控初期,防止人群聚集的“一米线”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守护安全健康和文明秩序的重要举措,“一米线”也被写入《条例》。《条例》明确,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应设置“一米线”等文明引导标识,维护良好秩序,引导、规范文明行为。严格按“一米线”站立的意识在大家脑中是否依旧牢固呢?

“各位顾客,请您先扫码、再测温……”海淀区紫竹院南路的永辉超市入口处,喇叭中不断响起广播提示。一名保安人员在入口处值守,督促进店顾客在扫完健康宝二维码、完成测温后,方可进入超市购物。

记者注意到,入口处的地面上用黄黑相间的警示胶带,贴出了好几排“一米线”标识。按理说,每位顾客应站在各自的线后,等轮到自己扫码,再上前一步。但显然,地面上的“一米线”已是形同虚设:所有顾客都扎堆儿挤在门口,凑在二维码前用手机扫描,之后低头操作手机,顾客有的脚下踩着一米线,有的就站在别人身后,彼此之间的距离有时不足10厘米。

晚8点半,宜家家居四元桥店瑞典食品屋内,等候结账的顾客排起了长龙。收银台前的地面上,用亮黄色的胶带隔出一道道醒目的“一米线”标识,上面还用中英文双语写有“为了您的健康,请互相保持1米距离”字样。但排队的顾客常忽视了脚下的“一米线”,赶上人多的时候,两道“一米线”间能挤下三名顾客。

“请站在一米线后等候。”虽然工作人员不停大声提醒,顾客却无动于衷。

乱扔废弃口罩又冒头

《条例》提出,本市将重点治理一系列不文明行为,其中在公共卫生方面,随地吐痰以及乱丢烟头、纸屑、塑料袋等废弃物,被列为重点治理的不文明行为。记者发现,近来乱丢口罩这个坏习惯又冒头了。

“有一次带着孩子坐地铁,进了车厢,发现远处正好有个座位没人坐。结果走近了才看见,怪不得没人坐呢,那座位上扔着个不知道什么人用过的口罩。”市民崔女士记得,当时自己环顾四周,发现所有乘客都刻意远离座位上的废弃口罩,没人敢伸手将口罩拿起丢弃。直到地铁内的安保人员巡视到此处,才将座位上乱丢的废弃口罩捡起,带出车厢。

疫情防控,切断传染源是重中之重。乱扔废弃口罩,不仅会极大损害城市文明形象,还可能会让废弃口罩成为“隐形传染源”。记者在探访中发现,乱扔废弃口罩并非个案,已成为疫情期间新的不文明行为之一。

位于海淀区的稻香湖公园内,聚集了儿童世界、亲子乐园等一系列颇受欢迎的儿童娱乐场所,每逢双休日,人潮涌动。记者在园内绕了半圈,就发现地上随意丢弃着三个使用过的口罩。

尽管园内每隔一段距离就摆放有垃圾桶,但仍有游客将使用过的口罩“敞着口”直接丢弃在路边。“有时候看到别人乱扔的垃圾,我们还会帮着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但像是口罩这样的特殊防疫物品,别人用过的,谁也不敢碰。”一名引导孩子将饮料瓶投进垃圾桶的家长说,文明行为这事,还得不断倡导,不断督促,人人形成习惯,才能成为社会常态。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