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冰丝带”智慧场馆建设完成

头条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

嘉宾合影 百年丹青映初心,笔墨风华颂时代。2025年4月23日下午,“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

城事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

财经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9月22日上午,上海知名投资公司确定投资1000万美金入股福建鱼海堂贸易有限公司的腕美表现项目,企业双方...

“冰丝带”智慧场馆建设完成

发布时间:2021/12/28 科技 浏览:211

无法保持稳定状态的冰面影响运动员发挥、固定的座椅位置让观众无缘纵览全局、设备不在运行最佳状态导致能耗攀升……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这些问题都不用担心,因为先进的硬件设施与“最强大脑”——智慧集成和数字孪生平台紧密配合,将这座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冰上场馆打造成一座有感觉、会呼吸、有记忆、会思考、能自我调节的智慧场馆。

昨天(26日),“冰丝带”智慧场馆建设正式完成,本报记者现场感受了这座智慧场馆的方方面面。

“最强大脑”惠及运动员观众

据国家速滑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久林介绍,“最强大脑”智慧集成和数字孪生平台可以通过天地空一体化CO2监测系统实现碳排放精准核算;可以为观众提供基于AI+AR的拍照导航、8K+VR和360度低时延定制化视角观赛以及3DAI滑冰游戏;可以为冰上运动爱好者提供高水准的专业化训练监测管理方案等。“我们的整体想法就是把‘冰丝带’打造成像智能手机一样便捷、智能的场馆,为运动员、观众、裁判员、媒体等相关方提供最精细、贴心的服务。”

具体到各个应用场景:如果您是第一次步入偌大的“冰丝带”,只需打开智能手机上的场馆APP、开启摄像头,“AI+AR”拍照导航系统就能带您找到想去的位置;步入看台开始观赛,如果您想看到场地另一侧的精彩瞬间,点击APP上的“8K+VR”和360度低时延定制化视角观赛功能,即可欣赏到600毫秒(0.6秒)内延时的“准实时”画面;比赛间歇,如果您跃跃欲试,还可以到场馆大厅体验一场不需要任何装备、只靠大屏幕上摄像头进行动作捕捉即可开启的滑冰游戏。

作为赛场“主角”,运动员自然能体会到“冰丝带”的智能优势。“最强大脑”通过收集计算智能传感器实时检测的场地湿度、温度、风速,以及360度检测系统计算的观众席各区域人员数量(温度会有不同),就可通过调控座椅送风系统和除湿系统,让冰面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智慧运行降低能耗

“冰丝带”屋顶设置的气象站让“最强大脑”实时感受外界的阳光风雨。室外空气质量好、总热量适宜时,“最强大脑”会让场馆大量吸入新鲜空气,减少冷机用量,降低场馆能耗;室外空气质量不好时,“最强大脑”会让场馆的净化系统开启;室外光线过强时,“最强大脑”会降下场馆的电动遮阳帘,光线过弱时,会及时升起电动遮阳帘、开启大厅灯光,保证照明。

“智慧场馆建设在‘冰丝带’设计之初就作为整个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建造过程的智慧化,另外就是运行的智慧化。”李久林解释说,智慧集成和数字孪生平台让“冰丝带”不仅包括一座实体场馆,也包括一个完全相同、孪生的数字化场馆。通过数字孪生操作系统,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公共安防、设备监控、能源优化等操作。

李久林表示,“冰丝带”智慧场馆建设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最优质的观众体验、最精细的管理于一体,着眼于长期可持续经营,最终形成科技亮点纷呈、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中国方案”。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