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美图直击!杨洋、虞书欣荣耀300环球旅拍大片新鲜出...
宝子们,想象一下,当你的男神女神与幽默风趣的脱口秀演员出现在同一场发布会上,会出现怎样有趣的画面? 12月2日,荣耀300系列环球旅拍发布会现场,两位炙手可热的明星杨洋、虞书欣,加上幽默风趣的付航,共...
城事
-
北京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 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孔磊介绍,2月10日以来,本市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13786
财经
-
北京将抽查核验核酸检测证明 如发现造假行为必查处...
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应持有7日内经当地核酸检测呈阴性的健康证明。在昨天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本市将通过抽查、核验等方式,对核酸检测...
“塞上愚公”董鸿儒:荒山种出“网红”森林公园
发布时间:2022/04/23 旅游 浏览:213
在北京西北240公里处、蒙晋冀交界地、永定河上游,有一座“网红”森林公园——苏木山公园。每年10万人次的游客中,近四成游客来自北京,是一座北京的“后花园”。
上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寸草不生的荒山。1958年,一个19岁的年轻人独自进山种树,发誓将荒山变森林。如今,苏木山拥有20余万亩人工林和9.8万亩天然灌木林,常栖鸟类100多种,森林覆盖率高达74.8%。这座“绿色长城”正源源不断为京津固风沙、输绿水、送清风。
这个曾经的年轻人就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林场全国劳模董鸿儒。
苏木山(蒙古语意为箭山)属阴山之尾,长27公里,宽约19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主峰黄石涯高2335米。1956年,兴和县在此设立了护林站,先后派来多名护林员,但都因条件艰苦“逃”下了山。两年后,19岁的董鸿儒从县城出发,来到45公里外的苏木山,在这里一“种”就是42年。
面对艰苦环境和屡战屡败的试种,董鸿儒没有退缩,他决心要在苏木山种下树、种成树、种好树,后来干脆把家从县城搬到了苏木山上。
1960年,苏木山林场正式成立,董鸿儒发动周边农民参与种树,种树队伍逐渐扩大了,但是如何在苏木山上“种成树”仍是难题。1964年,董鸿儒偶然发现山脚下有一棵长势良好的华北落叶松,这让他眼前一亮,兴奋不已。董鸿儒由此坚定了苏木山上能种成树的信念,但是仍不敢大面积种植。
第二年春天,听说与苏木山自然条件相似的河北围场县龙头山林场种成了华北落叶松,董鸿儒很快赶到龙头山林场,带回80斤华北落叶松种子。“回到苏木山就开始育种、试种,发现落叶松成活率达85%以上,这让我们欣喜若狂。”
“1967年4月,我们把10多斤重的湿树苗装进麻袋捆好,然后放在装有50多斤水的铁皮水箱上面,一起背上山。”董鸿儒说,每天背负近70斤重的树苗和水箱,爬30多度的陡坡,往返两三次,每个人的肩膀都被绳索勒出了伤痕,渗出的鲜血浸透了衣衫,可是大家都不喊苦不叫累,眼里满是绿色希望。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斗,首批1万多亩落叶松扎根在苏木山上。
到上世纪80年代末,苏木山全部披绿,露出“松涛草海”的俏模样。“塞上愚公”董鸿儒的名字不胫而走。
1987年,董鸿儒被任命为兴和县林业局副局长,他带领职工进一步提升了苏木山的森林覆盖率,因地制宜增加了十多个树种,还大面积培植灌木林和花草,使苏木山日渐成为游人如织的森林公园,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来此避暑度假。在董鸿儒的感召下,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加入到植树造林大军。
近年来,苏木山每年迎来北京、大同、张家口等周边城市游客10余万人次,年旅游收入500余万元,带动周边近300户农民年均增收2万余元。
上一篇: 首钢滑雪大跳台成热门打卡地
下一篇: 延崇高速:“冬奥旅游路”风景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