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珍贵史料还原中共旅欧支部红色历史

头条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

嘉宾合影 百年丹青映初心,笔墨风华颂时代。2025年4月23日下午,“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

城事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

财经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9月22日上午,上海知名投资公司确定投资1000万美金入股福建鱼海堂贸易有限公司的腕美表现项目,企业双方...

珍贵史料还原中共旅欧支部红色历史

发布时间:2023/04/09 头条 浏览:536

4月6日,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举办的“寻路法兰西——中共旅欧支部史料展”在北大红楼开幕。200余张历史照片、历史文献档案图片、30余件文物及复制件,展示了中共旅欧支部的成立、发展过程、主要活动和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的重要作用。

辛亥革命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初兴。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1919年至1920年先后有20批次、1800余人赴法勤工俭学,漂洋过海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其中的先进分子在理论学习和斗争实践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共旅欧支部,为党的创建、发展、壮大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思想、组织和人才准备,是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一支“劲旅”。

展览通过“救亡图存 运动热潮”“工学实践 奋起抗争”“上下求索 建立组织”“宣传马列 扩大队伍”“世纪回响 党史丰碑”五个部分,对这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历史进行了还原。

不少史料是首次亮相。展览第一部分,《平民》周报的创刊号和第2号附张并排陈列。“附张是首次对外公开展出。”展览策展人之一田丹介绍,《平民》于1919年由北京高等法文专修馆学生编辑,附张上刊载有赵世炎给《平民》周报社的来信,揭示了周报外文翻译调整背后的故事。“赵世炎信中表示,创刊号中将‘平民’二字翻译为法文la bourgeois不够妥当,因为法语的意思是‘资产阶级’,他认为应该翻译为people。事实上,在第2号中,确实已经将翻译调整为了people。”与《平民》并排展出的还有1918年3月在上海创刊的中国第一份关注劳工问题的杂志《劳动》、陈延年等主编的《进化》创刊号、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学会出版的《工学》等。

同样首次亮相的还有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的中共旅欧党团组织机关刊物《少年》月刊第10号和第13号,其中《少年》月刊第13号属稀见文献。策展方介绍,以《少年》为阵地,中共旅欧党团组织撰写并发表大量的理论及批判文章,通过确凿的事实、雄辩的论证,进一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批驳无政府主义派、国家主义派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把广大的勤工俭学学生和旅法华人团结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

此次展览持续至6月下旬,观众可通过“北大红楼”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