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北京市检察院:去年公益诉讼保护国有财产超6千万元

头条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

嘉宾合影 百年丹青映初心,笔墨风华颂时代。2025年4月23日下午,“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

城事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

财经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9月22日上午,上海知名投资公司确定投资1000万美金入股福建鱼海堂贸易有限公司的腕美表现项目,企业双方...

北京市检察院:去年公益诉讼保护国有财产超6千万元

发布时间:2019/06/22 头条 浏览:846

(6月21日)上午,2019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会议召开。
去年,全市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推动恢复各类土地270.53亩,清除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5.43万吨,保护国有财产超6千万元。今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在安全生产领域,个人信息保护、大数据安全、互联网侵害公益等领域开展积极探索。
据北京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焦慧强介绍,去年,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的公益诉讼案件实现法定领域全覆盖,共发现公益案件线索329件,同比増长36%;立案242件,同比增长1.8倍;办理诉前程序案件194件,同比增长2倍;提起民事公益诉讼1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4件;法院共判决公益诉讼案件8件,诉讼请求均获支持。
根据规定,对发现行政机关存在违法行为或没有依法履行职责的,检察机关应当先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
焦慧强说,过去一年的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效果突出,行政机关在法定期限内回函并启动整改率达到100%,以“零诉讼”的效果践行“通过诉前程序实现维护公益目的是司法最佳状态”的理念。
去年公益诉讼的效果如何呢?焦慧强介绍,全市检察机关通过诉前程序和提起公益诉讼,恢复各类土地270.53亩,清除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5.43万吨,督促保护、收回国家所有财产和权益价值6320.44万元,法院判令民事公益诉讼被告承担修复环境费用总计510.55万元,公益保护效果持续增强。
今年的工作重点有哪些?记者了解到,全市检察机关将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雄烈士保护等法定领域内,有效开展专项监督活动,挖掘新动能,持续加大办案力度。对政策有明确要求的安全生产领域,个人信息保护、大数据安全、互联网侵害公益等领域,稳妥、慎重、积极开展个案探索。 公益诉讼,特别是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针对环境污染损害的司法鉴定存在机构较少、费用较高、周期较长等问题。
据悉,下一步,市检察院将加快推进公益诉讼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着手建立技术协作保障机制,发挥相关专业实验室的技术优势,探索建立“先鉴定后付费”机制,为全市公益诉讼办案工作提供专业支持和科技辅助,通过个案推动落实先不预交鉴定费,待法院判决后由败诉方承担的机制。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