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
嘉宾合影 百年丹青映初心,笔墨风华颂时代。2025年4月23日下午,“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炎黄艺术馆、黄胄美术基金会、...
城事
-
北京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 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孔磊介绍,2月10日以来,本市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13786
财经
-
北京将抽查核验核酸检测证明 如发现造假行为必查处...
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应持有7日内经当地核酸检测呈阴性的健康证明。在昨天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本市将通过抽查、核验等方式,对核酸检测...
-
瞿秋白:“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发布时间::2021/05/12浏览次数::321
瞿秋白像。 新华社发 瞿秋白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走进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的瞿秋白纪念馆,在东侧游客中心“怀霜社”里,第一眼就看到瞿秋白的名言——“我总想为大...
-
蔡和森:用生命践行立下的誓言(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发布时间::2021/05/12浏览次数::360
蔡和森像。 新华社发 蔡和森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蔡和森,1895年出生于上海,湖南双峰人。1913年,蔡和森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后与毛泽东成为同学...
-
书包上的四个字 道尽炽热母爱
发布时间::2021/05/12浏览次数::321
这是一只装满母爱的书包 如今珍藏于中共一大纪念馆 书包上,密密的针脚 绣出一架神气的飞机 一旁的“干云而上” 道尽母亲对幼子的期许: 望他志存高远 报效国家 一同被珍藏...
-
“只有共产党把淮河治好了”(来这里打卡(13))
发布时间::2021/05/12浏览次数::306
1950年10月15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 资料图片 安徽省阜南县淮河王家坝闸。 阜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走进淮河边上的安徽省阜南县,一个个庄台吸引了记者目光。庄台,别处没有,是淮河流域行蓄洪区独...
-
北京市东城区——激发爱国情怀 增强文化自信(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文明城市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1/05/12浏览次数::322
北京东城,首都功能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这里既有故宫、天坛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有北大红楼等诸多红色文化资源,更有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美术馆、剧场。 近年来...
-
苏兆征:为工人运动鞠躬尽瘁(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发布时间::2021/05/12浏览次数::300
苏兆征像。 新华社发 苏兆征,1885年出生在珠海淇澳岛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8岁时到香港谋生,开启了在外轮做工的生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很快在中国海员中传开。苏兆征曾随船到过符拉迪沃斯...
-
邓中夏:“最后胜利终究是我们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发布时间::2021/05/12浏览次数::335
邓中夏像。 新华社发 邓中夏,1894年10月出生,湖南省宜章县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位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又是我党的一位重要理论家和学者。 1917年,23岁的邓中夏考入北京大学中文...
-
红色遵义 从转折点到交汇点
发布时间::2021/05/12浏览次数::311
遵义是什么颜色? 她是红色的,因为这里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红色是她最具标志性的底色;她是金色的,遵义会议纪念馆里,一块块写满红军标语的泛黄老木板,闪耀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金色光芒;她是绿...
-
陈延年:光明磊落 视死如归(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发布时间::2021/05/12浏览次数::365
陈延年像。 新华社发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一群青年来到陈延年烈士墓碑前,献上鲜花,静静伫立。烈士的精神穿越时间,仍激励着现在的年轻人。 陈延年,安徽怀宁人,生于1898年,陈独秀长子。1915年,...
-
陈潭秋:坚持斗争 舍生取义(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发布时间::2021/05/12浏览次数::397
陈潭秋像。 新华社发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有一座苍松翠柏掩映的院子,这里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的故居。 陈潭秋生于1896年。1916年,陈潭秋进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
-
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延安岁月
发布时间::2021/05/12浏览次数::371
13年,只是岁月长河中的一瞬。 13年,却书写光照千秋的诗篇。 从1935年10月落脚陕北时,中央红军仅剩7000余人, 到1948年3月党中央离开时,人民军队兵力已达280万,解放全中国胜利在望。 百...
-
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丨纪念章里看变迁
发布时间::2021/05/12浏览次数::321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千多年前,诗人李白的名句描述了入蜀之路的崎岖艰难。一千多年后,一枚小小的纪念章成为千年险阻化作千里通途的历史见证。 宝成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