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国家植物园(北园)获评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头条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

嘉宾合影 百年丹青映初心,笔墨风华颂时代。2025年4月23日下午,“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

城事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

财经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9月22日上午,上海知名投资公司确定投资1000万美金入股福建鱼海堂贸易有限公司的腕美表现项目,企业双方...

国家植物园(北园)获评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发布时间:2023/08/16 头条 浏览:177

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生态环境部和科学技术部共同发布第八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名单,国家植物园(北园)位列其中。

国家植物园位于北京西山地区,是以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为主,兼具科学传播、园林园艺展示和生态休闲等功能的综合性场所,是国家植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园内有浅山、林地、沟谷、溪流、河滩、人工湖泊等多种环境类型,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种类丰富。目前共收集各类植物1.7万余种(含种下单元),其中珍稀濒危植物超过1000种,数量和水平全国领先,处于世界前列。记录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40余种,鸟类200余种、昆虫1500余种。2022年开展的野生动物调查中,时隔百年再次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斑羚在此区域的身影。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植树时提出关于加强彩化的要求。国家植物园持续开展彩化植物研究推广工作,彩色针叶树蓝云杉目前已可以实现大规模育种,在全北京范围推广应用,为首都增彩延绿提供了优良树种。除了蓝云杉外,国家植物园还成功引种来自世界各地的云杉24种,占全球一半以上,完成3个云杉新品种的选育。近年来培育了海棠、云杉、月季、玉簪等30余个新优植物品种,让群众春天能看到更多的花、秋天看到更多的彩叶、冬天看到更多的绿色,为把北京建设得更美贡献了力量。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植物园一直坚持传播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讲好中国植物故事。通过开展植物与人类生活主题展、植物科学画展和极小种群珍稀植物图片展等多种科普展览,及“专家带您识花草”“线上云科普”“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多项科普活动传播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今年7月以来,以国家植物园科普馆为依托,倾力打造生物多样性科学文化论坛《万物共生大讲堂》。通过邀请植物、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通过讲堂在专家和公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向公众全景式展现、立体式还原中国悠久的植物科学文明和灿烂的生物多样性文化。

同时,国家植物园还肩负着为国家生物安全保驾护航的重任。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国家植物园加强科学支撑和技术攻关,完成《中国外来植物名录》编写出版,收录14710类群,为外来入侵植物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加强界定外来入侵植物和全数据信息汇总,制定防治技术措施。受国家林草局委托,承担全国范围外来入侵物种技术指导、督导评估工作,为全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信息调查、预警监测、防治机制和防治技术措施作出了贡献。

在未来的工作中,国家植物园将继续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展示、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向公众普及生态环境知识、提高全民生态与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