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美图直击!杨洋、虞书欣荣耀300环球旅拍大片新鲜出...
宝子们,想象一下,当你的男神女神与幽默风趣的脱口秀演员出现在同一场发布会上,会出现怎样有趣的画面? 12月2日,荣耀300系列环球旅拍发布会现场,两位炙手可热的明星杨洋、虞书欣,加上幽默风趣的付航,共...
城事
-
北京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 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孔磊介绍,2月10日以来,本市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13786
财经
-
北京将抽查核验核酸检测证明 如发现造假行为必查处...
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应持有7日内经当地核酸检测呈阴性的健康证明。在昨天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本市将通过抽查、核验等方式,对核酸检测...
商务部:将梳理各自贸试验区主导产业 提供更多投资信息
发布时间:2020/04/29 财经 浏览:371
北京早报网4月28日讯 商务部今日召开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5周年网上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高峰主持发布会。请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唐文弘,广东省自贸试验区办公室主任、广东省商务厅厅长郑建荣,天津自贸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天津市滨海新区副区长张忠东,福建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钟木达,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文字实录:
记者:自贸试验区对外企在华发展有何具体新的支持方式?这些自贸试验区未来发展会比较重视哪一些行业?
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唐文弘:我想先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全国18个自贸试验区在设立伊始,就立足于各自资源禀赋和要素条件,对产业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描绘了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重点产业发展蓝图。
18个自贸试验区虽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但总体上看,各自贸试验区的目标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创新成果丰富,对周边辐射带动效果明显。刚刚我和3个自贸办的同事已经介绍了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的部分重点产业,在此我举几个其他例子。如上海自贸试验区着力促进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动金融、服务及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发展;浙江自贸试验区特别聚焦油气全产业链发展;湖北自贸试验区着力打造集成电路、光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汽车五大产业集群;海南自贸试验区确立了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云南自贸试验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航空物流、大健康服务、跨境旅游、跨境电商等产业;河北自贸试验区发展大数据交易、数据中心和数字内容等高端数字化贸易业态。各自贸试验区将会持续发挥制度创新优势,加快整合完善重点发展行业的产业链,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加速集聚,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提高对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
实际上,全国18个自贸试验区的总体方案均已明确了各个片区的主导产业。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将专门梳理出各自贸试验区片区的主导产业,集中发布在商务部自贸区港司的网站上供大家查询。欢迎媒体朋友广为宣传,为海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的信息。我们期待更多投资者在自贸试验区这片热土上投资兴业,期待更多企业在自贸试验区参与制度创新并发展壮大,商务部将一如既往提供各项支持和服务。
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自贸试验区对外企在华发展的支持方式。
一直以来,自贸试验区作为对外开放高地,是中国利用外资的重要平台。今年一季度全国18个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289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的13.4%。当前影响世界经济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自贸试验区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地走在扩大对外开放最前列,为外企在华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打造更加开放透明的准入环境。自贸试验区的开放度一直属于全国最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从最初的190条缩短到2019年版的37条,从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开展的“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已成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我们将进一步压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全国自贸试验区深入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开放、透明的准入环境。
二是打造更加亲商护商的经营环境。各自贸试验区聚焦市场主体关注,着力解决企业建设生产经营中的困难,不断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比如说,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对特斯拉项目进行“贴身”服务,从工厂开工建设到交付第一辆汽车只用了1年时间。广东自贸试验区在疫情期间选派百名骨干作为“网格员”和“企业联络员”进驻企业同工同产,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积极推动成立国际仲裁院,与香港专业机构共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四川自贸试验区推出了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提升了法治化水平。
三是打造更加积极精准的政策环境。疫情期间,各自贸试验区一方面加快兑现国家及省市出台的助企纾困政策,一方面及时研究推出多项稳外资政策举措。比如说,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专门出台开设入境全封闭通道、入境信息预申报等8项措施。对重点外资项目,优先纳入“标准地”项目库,争取专项用地指标。河北自贸试验区曹妃甸片区出台16条政策措施,从延期申报纳税、加强通关便利化协调、落实出口信保政策等方面支持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此外,各自贸试验区加快实施《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全面取消商务部门对外资企业设立和变更事项的审批备案,高质量落实信息报告制度,在投资促进和投资保护方面持续发力,树立政府职能转变标杆。
四是打造更加活跃高效的创新环境。各自贸试验区积极开展制度创新,便利创新要素流动,支持创新成果转化。比如说,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出台支持人才发展若干举措,加大人才创新创业融资扶持力度,全力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人才高地核心区。天津自贸试验区建立人才“绿卡”制度,引进人才90%以上服务事项实现即时办理。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创新开展人才和技术资本化评估,可免抵押获得金融机构授信。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建立创意和知识产权收储育成机制,鼓励创业者在片区内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落地。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改革的生命线,企业诉求是制度创新的动力源,自贸试验区不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对内外资企业都是一视同仁、公平对待,高度重视企业呼声,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外商投资环境。我相信外资企业可以在自贸试验区找到更多的投资机遇和更大的增长空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