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
嘉宾合影 百年丹青映初心,笔墨风华颂时代。2025年4月23日下午,“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炎黄艺术馆、黄胄美术基金会、...
城事
-
北京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 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孔磊介绍,2月10日以来,本市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13786
财经
-
北京将抽查核验核酸检测证明 如发现造假行为必查处...
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应持有7日内经当地核酸检测呈阴性的健康证明。在昨天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本市将通过抽查、核验等方式,对核酸检测...
2021预算中的“变”与“不变” | 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 实打实投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1/03/11 头条 浏览:367
来源:央视网
每年全国两会上审议的预算报告,不仅全面展示我国的国家财力,而且直接指明了国家的“钱袋子”将重点投向何方,哪些行业和人群将获得支持。下面就来通过预算报告中的“变”与“不变”,了解我国财政政策的新动向。
从2009年开始,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连续实施了12年。今年,为了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国继续保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变。
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包括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合理确定赤字率等8项重点内容。
其中,在保持适度支出强度方面,推动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排在了重要位置,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进一步提高到100%,实打实的投入,将有力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此外,扩大内需、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也都是今年的重点投入方向。而以人为核心的投入更不能少,安排350亿元用于中央财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安排1473亿元用于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达到每人每年58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40元,达到每人每年3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79元。就业、义务教育、脱贫攻坚,每一项都清晰地列出了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