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美图直击!杨洋、虞书欣荣耀300环球旅拍大片新鲜出...
宝子们,想象一下,当你的男神女神与幽默风趣的脱口秀演员出现在同一场发布会上,会出现怎样有趣的画面? 12月2日,荣耀300系列环球旅拍发布会现场,两位炙手可热的明星杨洋、虞书欣,加上幽默风趣的付航,共...
城事
-
北京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 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孔磊介绍,2月10日以来,本市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13786
财经
-
北京将抽查核验核酸检测证明 如发现造假行为必查处...
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应持有7日内经当地核酸检测呈阴性的健康证明。在昨天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本市将通过抽查、核验等方式,对核酸检测...
2021预算中的“变”与“不变” | 政策“指针”拨向“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兼顾效率更重长远
发布时间:2021/03/11 头条 浏览:321
来源:央视网
我国连续多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二字不变的背后,是关键词的悄然“变化”。2020年到2021年,积极财政政策的“指针”,已经从“大力提质增效”拨向“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要想明白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关键词的变化原因,不得不提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收支变化。在这张走势图上不难看出,从2008年开始,我国财政支出开始大于财政收入,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收支缺口越来越明显。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调整赤字率从2019年的2.8%提高到3.6%以上,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增加1.6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虽然这些临时措施有效缓解了资金紧张,但财政收支矛盾依然严峻。当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9万亿元,比2019年下降3.9%;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6万亿元,同比增长2.8%。
源于2020年的特殊情况,当年积极财政政策定调“大力提质增效”。而进入2021年,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常态、价格指数反弹,财政收入预计将恢复性增长。这能缓解收支矛盾吗?实际情况是,2021年,考虑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逐步恢复,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同时,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并将适度减少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这样带来的是,2021年,我国实际可用的财力总量增幅较低。而从支出来看,实施“十四五”规划、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乡村振兴、污染防治、教育科技、应急救灾、基层“三保”等重点和刚性支出都需要加强保障,财政支出增长刚性较强。简单说,就是挣的不多,花的多。
专家分析,如果继续保持较高的赤字率和发行特别国债,不仅会对财政可持续造成隐患,而且也可能使财政支出对市场运行造成挤出效应,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影响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缓解支出矛盾,积极财政政策的关键词自然而然由“大力提质增效”转变为“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专家认为,今年的财政政策从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来看,都更加注重“可持续性”,总体上保持了政府杠杆率的基本稳定,在兼顾效率的同时,更重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