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顺义区9.4万农民如何解决参保问题

头条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

嘉宾合影 百年丹青映初心,笔墨风华颂时代。2025年4月23日下午,“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

城事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

财经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9月22日上午,上海知名投资公司确定投资1000万美金入股福建鱼海堂贸易有限公司的腕美表现项目,企业双方...

顺义区9.4万农民如何解决参保问题

发布时间:2021/11/12 财经 浏览:306

全区农村劳动力总量12.3万多人,9.4万人缴纳了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76%。在农村劳动力群体参保普遍难推进的背景下,顺义区是如何做到的?

56岁的王永是顺义区木林镇王泮庄村村民,家庭生活困难,他在村里的建筑队上打零工,妻子因视力残疾无法就业。年纪大了,加上身患高血压等慢性病,王永想换个轻松一点、离家近、能缴纳社会保险的地方工作。

在顺义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全覆盖过程中,有很多像王永一样的农村劳动力,他们既想获得稳定收入,又想兼顾家庭,不能选择距离家太远的单位。顺义区人力社保局了解到“王永”们的就业意愿后,统筹财政拨款的公共服务岗位资源,帮助他们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的愿望。

很快,王永就当上了公路保洁员。这个活儿对体力要求不高,离家也不远。现在王永不仅领上了每月2800元的工资,而且还上了五险,社保有了着落,全家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观。王永说,他对目前的工作非常满意。

顺义区还推行村庄社区化就业统筹模式,推行“困难群体进机关”工程,统筹财政拨款的公共服务岗位资源;在赵全营镇、龙湾屯镇等镇推行试点工作,赵全营镇依托赢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统筹维修、村域保洁、垃圾清运等服务岗位,共促进400名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龙湾屯镇依托集体林场统筹养护工等平原造林岗位,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除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岗,更多的还是要鼓励村民出门就业。

顺义区的就业,河东河西差距不小。河东地区因受区域功能定位影响,就业岗位偏少,劳动者就近就业困难;河西地区是经济功能区,就业岗位多,可是跨区域就业,交通、时间、生活成本又会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家的积极性。

在推动农民出门就业的同时,顺义区还从细处着眼,提高劳动者就业积极性,其中对河东地区劳动力到经济功能区内稳定就业的给予每年1000元的通勤补贴。

大孙各庄镇前岭上村村民郭伟在首都国际机场附近一公司工作,回家要乘坐空港2路和顺17路公交,单程路程就有大约40公里。在得知顺义区对河东地区劳动者跨区域就业给予通勤补贴后,郭伟向镇里的经办机构提出申请,很快领取到了这笔通勤补贴。钱虽然不多,但一年的通勤交通费能解决一半。

对于不想离开“一产”的农民,顺义区推行“一产员工化+灵活就业”。这种就业模式针对在一产固定岗位、常规时间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引导合作社公司化运营,帮助其实现“签合同、上保险、保工资”的正规就业;针对在临时性、季节性岗位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给予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确保享受稳定退休保障。

杨镇荆坨村的高玉军一直和妻子在家种植蔬菜大棚,年收入约5万元,区供销社与荆坨村建立对接帮扶关系后,在村里建成了蔬菜标准化基地园区,让村民通过就业增收。2019年4月,高玉军开始在园区上班,每月可以拿到3000元的工资,空闲时间还不耽误帮助妻子种植大棚。

顺义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按照全市“到2025年基本实现将本市就业农村劳动力纳入城镇职工保险体系”的要求,依托顺义区设施蔬菜产业集群试点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集体林场等就业载体,探索农村劳动力就业新发展,有效推进“充分就业”向“就业参保”“就业提质”转变,力争率先实现将全区就业农村劳动力纳入城镇职工保险体系目标。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