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美图直击!杨洋、虞书欣荣耀300环球旅拍大片新鲜出...
宝子们,想象一下,当你的男神女神与幽默风趣的脱口秀演员出现在同一场发布会上,会出现怎样有趣的画面? 12月2日,荣耀300系列环球旅拍发布会现场,两位炙手可热的明星杨洋、虞书欣,加上幽默风趣的付航,共...
城事
-
北京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 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孔磊介绍,2月10日以来,本市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13786
财经
-
北京将抽查核验核酸检测证明 如发现造假行为必查处...
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应持有7日内经当地核酸检测呈阴性的健康证明。在昨天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本市将通过抽查、核验等方式,对核酸检测...
老口味“五色韭”重回市民餐桌
发布时间:2022/01/20 城事 浏览:288
皇家贡品“五色韭”曾经是大兴区瀛海镇的特产,因其从根到梢呈现白、黄、绿、红、紫5种颜色而得名。但由于种植难、产量低,早已退出市场多年,栽培技术也几乎失传。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瀛海镇在占地2亩的温室内成功恢复“五色韭”,还为种植户注册了商标。近日,“五色韭”栽培技术成功跻身大兴区级非遗。
在老北京人的记忆里,“五色韭”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在阳光下五彩斑斓,犹如野鸡脖子上的羽毛,故有小贩叫卖时称呼这种韭菜为“野鸡脖子”。但由于“五色韭”讲究精耕细作,费时费工,投资大,劳动强度大、操心多,上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被市场淘汰,栽培技术也几乎失传。
为了挽救“五色韭”的栽培技术,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联合瀛海镇,通过采访瀛海多位“老把式”整理出技术文稿,之后又在北京大兴、昌平以及河北山海关等地试验种植。2013年,“五色韭”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品种名录。
2016年,退休在家的瀛海镇居民刘德才偶然看到一则新闻。“当时,电视上说,很多市民都很怀念‘五色韭’,我一听就坐不住了。”原来,刘德才祖上有种植“五色韭”的历史。为了让“五色韭”重回市民餐桌,他开始租地试种“五色韭”,根据相关资料以及父辈的口口相传,经过三个冬天,直到2019年才成功种出五种颜色。通过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如今“五色韭”长势更加喜人,“每年收两茬,一亩地收2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