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
嘉宾合影 百年丹青映初心,笔墨风华颂时代。2025年4月23日下午,“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炎黄艺术馆、黄胄美术基金会、...
城事
-
北京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 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孔磊介绍,2月10日以来,本市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13786
财经
-
北京将抽查核验核酸检测证明 如发现造假行为必查处...
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应持有7日内经当地核酸检测呈阴性的健康证明。在昨天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本市将通过抽查、核验等方式,对核酸检测...
-
北京市洪涝风险预警时限大幅提前
发布时间::2022/07/09浏览次数::248
流域性洪水、山洪灾害和城市内涝是北京市汛期面临的主要洪涝灾害风险。记者昨天(7日)从市水务局了解到,今年水务部门引入气象数值降水预报成果,在保障一定精准度的同时,将洪水、山洪的预见期从过去的2到3小时延...
-
做好“应接尽接”是彼此守护共同尽责
发布时间::2022/07/08浏览次数::252
疫情防控,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两年多来,广大市民响应号召戴口罩、做核酸,自觉支持和配合防控工作,以共同的奉献与担当互相守护。让我们在疫苗接种上再加把劲,以“普遍接种”为早日结束疫情、恢复发展繁荣创造...
-
进返京政策优化 保障人员正常往来
发布时间::2022/07/08浏览次数::276
为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北京市对防控政策措施进行优化调整。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介绍,不再限制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
-
北京:11日起进人群聚集场所须接种疫苗
发布时间::2022/07/08浏览次数::273
7月11日(下周一)起,进入人群聚集场所人员(不适宜接种人员除外)须接种新冠疫苗,其他限流、预约场所优先安排已接种疫苗人员。在6日召开的发布会上,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介绍,为进一步做好常...
-
地铁22号线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发布时间::2022/07/07浏览次数::299
北京市发改委近日批复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北京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条跨越京冀的轨道线路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22号线是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本市区域快线网的骨干线路。...
-
东三环人行道90%将披上绿荫
发布时间::2022/07/07浏览次数::292
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计划推进亚奥区域、东三环、朝阳大悦城周边慢行系统整治。其中东三环改造完成后,预计违法停车将降低90%,人行道绿荫覆盖率由现状70%提升至90%,慢行交通通行效率提升15%。 路网建设方面...
-
鸟巢北侧月色码头升级亮相
发布时间::2022/07/07浏览次数::220
仲夏之夜,清风徐来,鸟巢北侧的月色码头霓虹闪烁,市民在湖边雅座品美食、赏夜景,享受属于夏日的惬意。记者日前走访看到,滨水而建的月色码头啤酒花园今夏完成全新升级,已成为一处公园式消夏广场。 月色码...
-
朝阳北部绿道9.5公里示范段落成 奥森至望京,绿荫间一逛到底
发布时间::2022/07/07浏览次数::193
经过一年建设,朝阳区北部绿道的9.5公里示范段目前已基本落成。从奥森公园至望和公园,市民可穿行于绿荫间,一逛到底。 绿树荫浓,夏日悠长。5日,记者来到安立路东侧绿地,沥青路面上印着一对黄色小脚丫,设...
-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主体完工
发布时间::2022/07/06浏览次数::255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一期工程近日完成主体建设,预计7月底全部竣工。作为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一期基于白浮泉历史文化遗产,串联长流惠泽、龙泉漱玉、山水清音等景观节点,...
-
“众人拾柴”完善核酸检测地图
发布时间::2022/07/06浏览次数::253
6月2日,北京日报与腾讯联合推出“北京核酸检测地图”小程序(以下简称“核酸地图”),融合媒体与技术的优势,力争使其成为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市民最贴心的工具。 记者在核酸检测点向居民收集“核酸地图”建议。 ...
-
北京发布预付卡合同统一“模板”
发布时间::2022/07/06浏览次数::258
北京市近日发布了零售、餐饮、居民服务业单用途预付卡服务合同的示范文本。未来,文化艺术培训、托育、驾驶员培训等行业,也将有全市统一的预付卡合同示范文本。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本市已初步构建起覆盖...
-
“老通州”镜头里的运河时空
发布时间::2022/07/05浏览次数::267
过去的半个月,每天早晨8点半,58岁的“老通州”白志海,都会背着自己全套的摄影装备,来到玉带河大桥上。立好三脚架,取景框对准河道,不时调整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专业范儿十足。 随着京杭大运河北京段与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