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美图直击!杨洋、虞书欣荣耀300环球旅拍大片新鲜出...
宝子们,想象一下,当你的男神女神与幽默风趣的脱口秀演员出现在同一场发布会上,会出现怎样有趣的画面? 12月2日,荣耀300系列环球旅拍发布会现场,两位炙手可热的明星杨洋、虞书欣,加上幽默风趣的付航,共...
城事
-
北京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 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孔磊介绍,2月10日以来,本市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13786
财经
-
北京将抽查核验核酸检测证明 如发现造假行为必查处...
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应持有7日内经当地核酸检测呈阴性的健康证明。在昨天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本市将通过抽查、核验等方式,对核酸检测...
北京开放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
发布时间:2021/11/28 头条 浏览:390
25日,一辆自动驾驶车辆在行进中,乘客面前的显示屏可以显示位置、车速、行进路线等信息。
北京正式开放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现阶段在北京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将有不超过100辆自动驾驶车辆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
企业可采取市场化定价机制
昨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在亦庄创新发布活动上公布了以上试点方案,配套管理政策《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简称细则)也同步出台。这标志着国内自动驾驶领域从测试示范迈入商业化试点探索新阶段。
百度和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许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的企业。依据此次管理政策,在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前提下,企业可采取市场化定价机制;在向乘客明确收费原则、支付方式等信息的前提下,可开启体验收费服务。
北京市自驾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依托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设立了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先行区设立以来,已在全国率先发布无人配送车上路、高速公路测试、无人化测试等政策。截至目前,累计安全测试里程接近300万公里。
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自动驾驶企业已进入下半场征程,整个行业已由技术验证、产品开发迈向商业化布局阶段。开放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为自动驾驶企业打通了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完整闭环,将鼓励和引导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模式探索和创新。
试点时所采集数据未经批准不得出境
细则从申请审核、试点管理、网络数据安全、监督与违规管理等方面对企业开展商业化出行服务进行详细规范。
安全可控是开展商业化试点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细则要求申请主体从全面遵守和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出发,加强对个人信息和网络数据安全保护,明确在商业化试点时所采集的乘客个人信息、APP日志信息、地理信息、汽车及系统数据、交通流数据和生成的业务数据等,应当在中国境内存储和使用,未经批准不得出境。
此外,细则从事前(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申请审批流程)、事中(监督管理)、事后(违规、违法及事故处理)三大方面,对申请主体、试点车辆、驾驶人、平台和APP等对象的合规性做出了详尽要求。
据介绍,先行区将以安全可控为第一原则,在与传统出行服务体系互补基础上,后续适时逐步扩大商业化试点路段或区域范围,阶段性统筹推进商业化规模化运营。
关注1
发生交通事故或违法行为责任如何界定?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主任孔磊表示,针对自动驾驶车辆在商业化试点活动期间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违法行为的,细则规定申请主体和驾驶人共同作为承担责任的主体,共同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对交通事故和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如试点车辆造成交通事故构成刑事犯罪的,驾驶人和申请主体的主管责任人依据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在车辆的保险保障方面,商业化试点实施细则要求每车应购买不低于500万元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并购买每车每座位不低于200万元的座位险或每人不低于200万元的必要商业保险,在保险不足以支付经事故责任认定应作出的赔偿的,申请主体应自行补足差额部分,以形成充足完备的保险保障体系。
关注2
为保障安全出行对企业有哪些要求?
孔磊表示,针对服务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有两方面要求。驾驶人是指负责商业化试点车辆安全运行,并在出现紧急情况时从车内或远程采取应急措施的人员。驾驶人除了要完成申请主体的车辆操作、职业道德、商业化试点服务规范、安全运营、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还要符合细则中规定的无重大安全交通事故记录、身体健康状况等要求。
针对“车辆”,除了每日出车前应检查车辆性能、设备(含软硬件)状况是否正常,并填写相关表格的例行要求外,还要参照国家相关法规中对营运载客汽车的技术检验标准,实施1年1检制的严格要求,并每年向北京市自动驾驶办公室提交一次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关注3
和现有传统出行服务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孔磊表示,当前传统出行服务在短途出行上存在运力紧张问题,商业化试点出行服务推出将是对现有出行服务的有益补充,与传统出行服务业态形成互补且差异化的市场空间。
在车辆渗透率上,先行区经过充分调研,将以审慎原则在前期投放不超过100辆商业化试点车辆。据介绍,与现有经开区约3000辆规模的传统出行服务车辆相比,商业化试点车辆占比很低,不会对现有出行服务体系带来明显影响。
未来,先行区也将综合考虑商业化试点车辆在传统出行服务行业中的渗透率,在充分考虑与传统出行服务体系平衡性和互补性的基础上,适时逐步扩大商业化试点路段或区域范围,阶段性统筹推进商业化规模化运营。
商业化试点也将在遵循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下,采用市场化调节定价机制,在参考传统出行服务定价机制的基础上,在定价策略上与现有传统出行服务车辆有所差异,探索新业态下的定价机制,不会对现有市场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