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探索“五强三联五融入”工作模式 北京海淀答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时代答卷”

头条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

嘉宾合影 百年丹青映初心,笔墨风华颂时代。2025年4月23日下午,“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

城事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

财经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9月22日上午,上海知名投资公司确定投资1000万美金入股福建鱼海堂贸易有限公司的腕美表现项目,企业双方...

探索“五强三联五融入”工作模式 北京海淀答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时代答卷”

发布时间:2022/03/29 头条 浏览:303

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催生了快递员、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他们已经成为推动北京市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要求,海淀区以城市基层党建为抓手,强化党的领导、组织建设、关心关爱、互联互通、示范带动,创新开展“新就业群体伙伴行动计划”,通过“市区街纵向联动、商圈企业横向联动、线上线下双向联动”,全面推动新业态企业和新就业群体融入工作伙伴圈、区域党建圈、经济发展圈、民生保障圈、基层治理圈,走出了“五强三联五融入”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的新工作路子。

工作伙伴圈

党建纳入全区“一盘棋”

海淀区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党建工作,融入海淀全区“大范围统筹、一盘棋策划”工作格局。

坚持高位推动,区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11名区领导同志分领域负责,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定期调度,全区28个部门、29个街镇密切协作,凝聚合力。海淀区还同步制定区级“1+3”实施方案,启动“新就业群体伙伴行动计划”,成立互联网行业党委,建立快递行业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工作周调度”“情况周报送”“数据月更新”机制,由网信办、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等履行“抓行业抓党建”职责,由社工委、农工委指导各街镇发挥兜底职责,强化制度保障,巩固机制建设。

区域党建圈

灵活组建“红色阵地”

党组织是战斗堡垒,也是凝聚向心力的基础。海淀区高度重视组织建设,结合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的特点,灵活组建党组织,抓实流动党员融入。截至目前,海淀区指导各街镇组建了27个流动党员党支部,100%覆盖192名新就业群体党员;选派54名“两新”党建指导员,开展“送学上门”组织生活37场。

为深度促进群团凝聚,海淀区印发《关于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的通知》,协同区委统战部、区总工会、团区委等相关部门,吸纳新就业群体加入新阶层人士联谊会,新建32个团支部,覆盖2200余名团员,建立17个“驿姐”线上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群干群联系进一步深化。

突破辖区无快递企业总部局限,海淀区在全市率先组建“新业态伙伴党建工作联盟”,吸纳4家平台企业、15家快递企业及“两新”党组织代表参加,推动资源共享、难题共商、互利共赢,在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等关键时刻发挥重要桥梁纽带作用。

经济发展圈

互联互动实现共荣共赢

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海淀区借力党建平台,打通行业壁垒,实现跨行业互联互动,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主动融入海淀跨越式发展大局。

海淀区多次召开属地与快递行业党委、快递企业党组织诉求对接座谈会,对优化申诉流程、拓宽教育培训路径等问题,面对面沟通、清单式办理,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与基层治理双赢。

海淀区将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纳入“两新”党建“创新雨林”生态体系,促进独角兽联盟引领,号召非公企业服务,形成以“新”促“新”工作局面。曙光街道合众人寿党委向新就业群体赠送8000份“疫苗意外保险”、贝壳找房党委建立220家友邻志愿门店驿站、去哪儿网开展新就业群体“科技助力回家路”等活动成为以“新”促“新”的生动案例。

此外,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29个街镇动员224家企业商户为新就业群体推出239项优惠服务,涵盖餐饮、医疗、出行等各方面,实现企业互惠互利、拉动区域经济内循环。例如,清河街道、花园路街道协调餐饮企业设立“送餐大篷车”,万寿路街道举办“伙伴食堂”提供小哥优惠套餐。

民生保障圈

“心”服务彰显“新”温度

新就业群体是城市发展的推动者,更应该是发展红利的共享者。海淀区强化新就业群体服务保障,以用心服务,彰显城市温度。

四季青镇西冉村的一万平方米快递分拣点,中关村街道的微型“文明快递小院”,上地街道的外卖专用停车场……在海淀,新就业群体的专属空间越来越多。据统计,海淀区建设了868个温馨“驿”家服务中心,打造77个快递站点党建示范阵地,动员482家商户开放门店服务区域,形成“街镇+站点+商户”三级服务阵地,就近就便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保障。

“车骑先锋”服务平台上线。该平台主动适应新就业群体“云上聚集”特点,实现“报到备案、生活地图、活动发布、随手拍、积分兑换”五大功能。已经有10176名新就业群体报到注册,15000余人次报名参与299个线上活动。平台还建立“积分赋权”机制并定期向顺丰、圆通、德邦等企业党组织反馈,形成互动闭环。

海淀区全方位发掘政策资源,统筹11家职能部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10大类“政策服务包”,涵盖纠纷仲裁、权益维护、心理咨询等30余条服务措施和政策保障,用心用情帮助新就业群体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

基层治理圈

新群体融入城市治理共同体

新就业群体也渐渐成为海淀城市治理重要力量,新群体逐步变成“熟面孔”,融入海淀区基层治理“共同体”。

“三报到双备案”机制打通党员党组织、属地街镇、行业党委及平台企业间诉求反馈渠道,沟通交流一路“绿灯”,为融入基层治理奠定了基础。海淀区鼓励新就业群体“亮风采”“亮承诺”“亮身份”,展现行业风范和党员模范;坚持“树典型”,挖掘小哥先进事迹,推动榜样个体行为转化为群体效应;通过争当“文明交通宣传员”“风险隐患预警员”“社区防控守护员”“服务群众代办员”“服务客户保密员”“环境美化维护员”“文明实践宣传员”等七个“争当”,“三亮一树七争当”充分调动起新就业群体参与治理热情。

未来,海淀区将继续探索创新,突出示范带动,巩固工作成效,切实强化党对新兴领域的领导,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提升新就业群体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推动新就业群体常态化融入首都超大城市治理格局,努力构建具有海淀特色的党建引领行业治理新路径。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