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美图直击!杨洋、虞书欣荣耀300环球旅拍大片新鲜出...
宝子们,想象一下,当你的男神女神与幽默风趣的脱口秀演员出现在同一场发布会上,会出现怎样有趣的画面? 12月2日,荣耀300系列环球旅拍发布会现场,两位炙手可热的明星杨洋、虞书欣,加上幽默风趣的付航,共...
城事
-
北京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 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孔磊介绍,2月10日以来,本市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13786
财经
-
北京将抽查核验核酸检测证明 如发现造假行为必查处...
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应持有7日内经当地核酸检测呈阴性的健康证明。在昨天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本市将通过抽查、核验等方式,对核酸检测...
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亮相
发布时间:2023/03/29 头条 浏览:206
3月28日,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院的蒙藏学校旧址举办了隆重的揭牌仪式。蒙藏学校旧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诞生地,也是北京地区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贝子府,整体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2013年“西单民族大世界商场”腾退后,蒙藏学校旧址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经过精心修缮复原,重现历史风貌。
全新开放后的蒙藏学校旧址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展示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的重要窗口,让文物活化。
西院举办“中华一脉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和“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通过展现珍贵的历史图片、实物史料和视频资料等,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民族工作历程全面真实地呈现,其中包括珍贵国家一级文物。东院推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则通过情境化展演、沉浸式体验,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共有精神标识与共享文化符号生动呈现。
“高龄”古建经过修缮再现往日风貌
在西单繁华的商业街区,汉光百货商场的北侧,有一处占地不小的古老庭院式建筑群落,这里正是蒙藏学校旧址。经过修缮,院落和殿宇如今均已焕然一新,“高龄”老宅恢复了精气神。
蒙藏学校旧址保护利用工程展陈项目负责人罗存康告诉新京报记者,蒙藏学校旧址分为东、西两院,总占地面积118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3200平方米,占总面积将近三分之一。
东院有四进院落,包括大门、正殿、北房、东西配殿、东西耳殿,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明初时期是常州会馆,是京城最早的会馆之一。清顺治年间曾是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的“驸马府”。雍正二年,清政府在此处设立右翼宗学(专门教育皇族子弟的学堂)。民国时为著名的松坡图书馆。西院建于清康雍时期,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后来是乾隆的长孙爱新觉罗·绵德的府第,光绪年间绵德曾孙、辅国公毓祥继承,此处俗称“毓公府”,传承至今也有300多年的历史。1913年蒙藏学校成立,1916年迁至此地办学。李大钊、邓中夏等人曾多次来校开展革命工作,培养了一大批蒙古族革命青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就在此诞生,算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起点”。
罗存康说,2006年蒙藏学校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此前由于各种原因,这里长期缺乏必要修缮,损毁严重,甚至面临着坍塌风险。2021年9月,北京市会同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启动保护修缮工作,先后完成了旧址腾退、保护修缮、展陈布置、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同年11月,旧址保护修缮工程全面启动。
想要实现“极致复原”,搜集查阅整理大量文献档案是基础。罗存康说,启动修缮复原蒙藏学校旧址后,有关部门系统梳理蒙藏学校旧址发展历史,大量查阅历史照片、图纸和档案,考证蒙藏学校旧址原形制、原工艺和历史原貌,并对文物建筑残损程度进行勘察评估,这也为修缮技术方案编制打下基础。施工过程是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完成的,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其本来历史风貌。
西院展出照片、实物等含国家一级文物
走进蒙藏学校旧址西院,东南角专门展室里是“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主要展示旧址历史沿革和革命活动,有旧址东、西两院介绍,旧址微缩景观和修缮保护利用过程,蒙藏学校学生参加五四运动,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对蒙藏学校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启蒙和革命引导,乌兰夫、多松年等蒙藏学校进步青年参加校内外革命活动以及蒙藏学校历史上八个“第一”,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这里组织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历史都在这里呈现。
西院设有“中华一脉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展陈面积976平方米,分为“共同缔造新中国”“团结建设新社会”“携手奋斗繁荣路”“同心奋进新时代”四个部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展区也致力于展示新时代民族工作所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反映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这一宏大的时代主题。
主题展和专题展共展出420余张照片,280余件实物、档案,每一张历史图片、每一件文物都在述说着一段真实历史故事。罗存康介绍,主题展和专题展展出了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包括乌兰夫使用过的毛毯、喀喇沁王府“世守漠南”寿山石印、十世班禅给毛泽东主席的金质五星红旗、抗日英雄白乙化的手稿等,这些文物是从中央档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民族文化宫、内蒙古博物院等十几家单位精心征集而来的。
东院更具互动性 可体验民族音乐、舞蹈等
相较于西院的静态展览,东院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精心打造的3D展映厅、情境体验厅,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推荐的优质项目及表演团队的驻场展演更具互动性。“在文化体验区,市民可以身穿55个少数民族服装,体验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舞蹈、美术、医药、手工艺等,沉浸式感受少数民族文化魅力。”
罗存康称,此次保护利用工作,依托旧址承载的党的民族工作历史,采取“展览+体验”的方式,着力打造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就是要全力讲好蒙藏学校旧址的革命历史故事,讲好党的民族工作故事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故事,让信仰持续传承,让心与心不断贴近与凝聚。
据悉,蒙藏学校旧址在保护修缮的同时,还同步规划建设了1700平方米的织补空间,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提升。织补空间里,设置了北京文创礼物、西城文旅号、松坡书局、西廊艺术展示中心等七部分与文物展陈、民族文化、西单商业街整体相匹配的空间。经过蒙藏学校旧址的开放和周边环境的整治提升,西单地区的街区风貌也得到了大幅的改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