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国家速滑馆“智慧服务”冬奥赛事

头条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

嘉宾合影 百年丹青映初心,笔墨风华颂时代。2025年4月23日下午,“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

城事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

财经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9月22日上午,上海知名投资公司确定投资1000万美金入股福建鱼海堂贸易有限公司的腕美表现项目,企业双方...

国家速滑馆“智慧服务”冬奥赛事

发布时间:2021/11/07 科技 浏览:191

10月中旬,今年首场北京冬奥会测试赛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落幕,美轮美奂的场馆建筑、光洁如镜的环保冰面、良好的设备设施给参赛者留下美好的感受。记者昨天探访场馆获悉,经历了测试赛检验的二氧化碳冰面将持续进行优化,智慧场馆系统也正在测试中,室内导航找座位、APP上体验AR观赛等智能服务,赛时将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最佳体验和服务。

打造一站式更衣健身运动空间

赛时,运动员来到国家速滑馆的第一站,就是位于场馆东南侧的运动员活动区。运动员专用车辆将在此落客,完成安检、查验等系列防疫措施后,进入赛前准备阶段。

昨天上午,运动员活动区首次对媒体开放。记者探访看到,大厅里的“国家速滑馆场地纪录墙”展示着测试赛期间运动员创造的个人和“冰丝带”的场地纪录,也在静静等待新纪录的创造者。再往里走,这里有14间运动员更衣室、近千平方米的运动员热身区和约700平方米的力量房。

每间更衣室环境清新,并按照运动员赛前赛后使用习惯,摆放了十余个更衣柜和几个条形凳子,赛时还会配备上相关洗护用品和防疫物资。

在运动员力量房内,有序摆放着各类健身器材,这些器材都经过选择,分为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两大类别,专门为速度滑冰选手赛前热身而准备。热身区内蓝色的塑胶跑道总长为138.3米,宽为6.2米,由世界知名塑胶跑道供应商提供。据悉,冬奥会后,这些场地设施也将作为奥运遗产的一部分,为来“冰丝带”的运动体验者提供服务。

二氧化碳冰面赛前将持续优化

步入“冰丝带”场馆内,座椅席东侧白椅拼成的北京冬奥会“92”天倒计时提示和冰墩墩、雪容融海报格外显眼。往下看,就是前不久让速滑选手称赞“无与伦比”的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冰面。

“测试赛时,四名运动员五次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绿色、环保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冰面,为外国运动员获得好成绩创造了条件。”国家速滑馆公司制冰系统设计负责人马进介绍,冬奥会开始前,冰面还将进行持续优化。马进解释,如今,冰面上划上了网格线,也是为了配合进行场馆灯光调试,届时将为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和训练提供最佳场地。

近12000平方米冰面“冰丝带”,通过采用分模块控制单元,可以将冰面划分为若干区域,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二氧化碳系统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品质余热,通过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可进行回收利用,用于场馆的热水、浇冰、除湿等场景,相比较传统冰场可以有20%以上的能效提升。”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介绍,冬奥后,该馆将向公众开放,成为能够举办短道、花滑、冰球和冰壶等赛事及大众冰上活动的多功能场馆。

一款APP智慧服务多个场馆

冬奥会时,观众在场馆内还将享受到系列智慧化服务。

“我们研发的场馆联盟APP正在测试中,这款APP将集成鸟巢、冰立方、国家速滑馆等多个场馆体验和服务。”国家速滑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久林透露,智能体验包括多语言翻译系统、定位导航系统、智能观赛体验,“比如AR体验,观众在手机上即能感受远端运动员滑行情况,体验速滑运动员风驰电掣从你身边擦过的刺激感。”

场馆的智能应用也将在比赛前得到提升和改进。李久林说,外立面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拼装而成,每一块玻璃都有不同的弯曲弧度,“为了对这些幕墙进行清理,清洗机器人已经能够实现自助清理。”此外,“冰丝带”马鞍形屋顶索网上配置了1100余个传感器,可实时感知外部信息并实时反馈到数据中心。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