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 citything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城事 > “回天”改造这一年:在家门口上班,享一刻钟便利

头条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

嘉宾合影 百年丹青映初心,笔墨风华颂时代。2025年4月23日下午,“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

城事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

财经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知名风投与鱼海堂签署战略合作

9月22日上午,上海知名投资公司确定投资1000万美金入股福建鱼海堂贸易有限公司的腕美表现项目,企业双方...

“回天”改造这一年:在家门口上班,享一刻钟便利

发布时间:2019/07/23 城事 浏览:671

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健身场地、家政服务、银行……“回天地区”天北街道西四社区居民从居住地出发,一刻钟时间内就可以得到这些机构的快捷服务。与此同时,家住回龙观的党战雄,从家到公司步行只需要五分钟。他创业的公司内,三分之二的员工都实现了职住平衡。便捷与便利,正在改变着回天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

生活篇

一刻钟服务圈

社区在每周四上午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还为一些出行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问诊服务。

过条马路就能到广场健身

天通苑西四区北侧,与小区一路之隔,便是“西四社区文化广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设施齐备,老人推着婴儿车在林荫下散步。
临近中午,67岁的马文英与66岁的冯宝光正在热火朝天地打着乒乓球,汗水已将衣服浸透。
马文英与冯宝光的家就在文化广场南侧,透过窗户便能看到文化广场。“看到有空台子,就下来打打。每天一小时的锻炼,主要目的是出出汗,活动活动身体。”
对于打乒乓球,两位老人都是零基础。退休后,看到小区旁修建了乒乓球场地,两位老人置办了球拍、球网等装备,在这里操练起来。“我们越打越喜欢,也不管球技如何,几乎每天都来打。”
文化广场自建成以来,已成为附近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去年,文化广场增设了文化长廊。长廊总长60米,下有座椅相连。下雨天,居民们也能边锻炼边避雨。
天通苑北街道西四社区党支部书记赵芳表示,此前居民活动的场地在地下一层,但因发水被淹后,居民们的活动受到影响。“最后,社区在这一片空地上建起了文化广场。”

卫生服务站解决跑大医院烦恼

在天通苑西四社区底商,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站面积不大,但是服务内容很齐全。天气炎热,时常有社区居民来这里量血压、输液,小病小痛也请医生给看看。
赵芳表示,西四社区中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六成左右。有了社区卫生服务站,不仅能解决小病小痛,还能专门为辖区内老年人开展健康讲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讲座……居民们经常根据自身需求,向社区卫生服务站“点题”。“现在卫生服务站的就诊人数在不断增加,居民也免去了小病小痛跑大医院的烦恼。”
除了社区卫生服务站,西四社区还与其他八家服务商签订了协议,其中包括养老机构、药房、医院、银行、家政等。“引进店铺入社区,目的就是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赵芳表示,社区将继续加大“一刻钟生活圈”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认证服务商属性,拓展其服务范围,不断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让居民实实在在享受服务、得到实惠。

就业篇

职住平衡

“现在从家到公司,步行只需要五分钟,小跑三分钟就能到。平时能回家吃饭,见完客户也能回去洗把脸,到家了只要孩子没睡觉都能抱抱他,跟他玩一会儿。”党战雄告诉记者,说话时,从他办公室的落地窗就能望见自家小区,公司和家只隔了一条马路。

从家步行到公司仅需五分钟

党战雄是中天智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公司如今入驻回龙观昌发展万科龙域中心双创中心。说起对职住平衡的体验,他感慨尤深。
2013年,党战雄来北京创业。因为公司主要做智慧交互,考虑到产业集聚性,他把办公地点设在了上地附近,而自己居住在回龙观。
“那时候如果开车上班,路上得花费三四十分钟,遇上堵车,起码得一个多小时。如果是步行或搭乘公共交通,从家到公司基本得1小时20分钟。为了不迟到,早上7点前得出门。为了躲开拥堵,晚上10点以后才从公司离开。”
在创业奔忙的几年中,党战雄也看到回龙观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路宽了、灯亮了、房多了、大型的商业综合体也渐渐落成。
2017年,党战雄得知龙域中心双创社区正开放入驻,立即就申请了。他坦言,迁到这里,公司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我们这栋办公楼有很多知名的科技公司,以前只是相互听说,因为大家离得远,很难见着。如今大家楼上楼下,经常能交流技术。另外,在回龙观地区,我们中小微企业得到很多帮助。房租补助、政策宣讲,各种活动、交流会也应接不暇。前不久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举办的智能制造VIP闭门会,我们也作为高科技企业参会。”
在党战雄的手机里,有十几个回龙观地区的微信群:创业大咖群、税务辅导群、政策资质群……“现在,有什么最新的政策他都能第一时间知道,可以立即安排公司的人去对接。”

公司七成员工昌平居住

除了获得更好的平台和交流机会,党战雄还在回龙观招募到了不少“良将”,“做企业,人才是关键。在回龙观地区居住着很多年轻的技术人才,以前大家都喜欢往上地、中关村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着称心的工作。”
自从把公司搬来回龙观后,党战雄把周围与电子信息、交互有关的人才都团结起来。大家住得近,工作也在一起,心也挨得近。公司的不少客户、上下游公司也在回龙观。“现在住得近了,可以来喝茶、聊天、谈谈业务,偶尔吃个饭,关系也拉近了,无形中也促成了业务。”
如今,在党战雄的公司,有三分之二的员工都居住在回龙观。自入驻龙域中心后,公司的规模得到了扩大,业务量有了极大提升。对他而言,回龙观是一个可以抱团取暖的创业中心。
随着配套设施的完善,党战雄一家在闲暇时间也能在周边找着好去处。周边大型商场,精品书店成为他与家人常去的地方。“氛围特别好,孩子在里面能待一天。好吃的东西也很多。”
在回龙观,和党战雄相似的故事还有很多。记者从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了解到,昌平区计划更多地、定向地引入并扶持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让“回天地区”的居民能够在家门口就找到理想的工作。“回+双创社区”就是昌平为推动“回天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而打造的创新创业集聚区,希望通过“在家门口就业、在家门口创业”的模式,解决职住不平衡、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回+双创社区”总建筑规模约45万平方米,聚焦各类型创新性科技型企业1100余家,双创载体20余个,实现就业人数2万人,其中,70%就业人员在昌平居住,基本实现职住平衡。

数读变化

一刻钟服务圈
回天地区着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达到94%。
职住平衡
“回+双创社区”聚焦各类型创新性科技型企业1100余家,实现就业人数2万人,其中,70%就业人员在昌平居住。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