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美图直击!杨洋、虞书欣荣耀300环球旅拍大片新鲜出...
宝子们,想象一下,当你的男神女神与幽默风趣的脱口秀演员出现在同一场发布会上,会出现怎样有趣的画面? 12月2日,荣耀300系列环球旅拍发布会现场,两位炙手可热的明星杨洋、虞书欣,加上幽默风趣的付航,共...
城事
-
北京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 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孔磊介绍,2月10日以来,本市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13786
财经
-
北京将抽查核验核酸检测证明 如发现造假行为必查处...
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应持有7日内经当地核酸检测呈阴性的健康证明。在昨天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本市将通过抽查、核验等方式,对核酸检测...
英籍声音艺术家秦思源: “听见”北京的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23/03/01 城事 浏览:277
听到一种声音,浮现一幅画面,唤醒一段记忆。
身着笔挺的休闲西装,一开口是纯正京腔儿……在北京宋庄一家正在筹备的声音博物馆里,记者见到了秦思源,一位多年来从事着声音收集、收藏、传承的声音艺术家。
秦思源出生在英国。他的外祖母是著名作家凌叔华,外祖父是文学评论家陈源,母亲曾任职英国新闻公司记者,父亲则是英国汉学家。
半生岁月在英国与中国间的穿插往复中度过,声音开启了秦思源另一段人生旅程,“老北京的声音”是他的“寻音”首站。
在秦思源看来,天上的鸽哨声、地上的驼铃声,小商小贩走街串巷叫卖的吆喝声、竹竿打枣滚落到房顶脸盆里的骨碌声……这些构成了上世纪老北京独特的声音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很多行当的特征变了甚至消失了,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样了,那些代表性的声音也随之隐藏于几代人的记忆深处。多年来,他努力寻找“发声真人”,记录下这些时代的声音。他把它们称作“正在消失的声音”,并收藏在史家胡同一处6平方米的“小屋子”里。
在收集传统声音的同时,秦思源也在发掘现代北京的声音特点。“我们在大马路上遇到的所有声音,跟全世界其他大城市都差不多。要想体验北京的独特声音,必须去北京的公园,特别是南城的。”
秦思源喜欢寻找城市的丰富性和多元化。他到北京南城的公园里,收集抖空竹、打响鞭、唱京剧的声音。“只要你有想象力,就可以创造新的玩法,这是新北京的生活方式,也是老北京的传统延续。”
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才能作为现代北京的声音画像吧?面对记者的疑问,秦思源说,“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喜欢在小屏幕上看媒介,如果有代表声音,就是耳机里的和社交软件的声音,这是全球化的影响。”
“我们正在筹备的博物馆,在10年前是不可能成的事情,当时北京人的休闲追求还是吃饭穿衣这种身体上的享受。”秦思源强烈感受到,随着日子越来越好,人们的文化需求消费意愿也越来越强。他举例说,几年前在798举办的一个国外艺术展,当时的场景比较炫,票价也比较贵,他以为不会有多少观众,没想到竟然卖得特别好。
“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思考如何创新,给观众更好的体验。”秦思源说,这个能让艺术家们实现更多想法的时代来到中国了。
如今,在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一处创作人聚集地——宋庄,秦思源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将收集的声音藏于一个占地6000平方米的博物馆里。除了将史家胡同里的“档案馆”复制过来,这里还设置了“北京生活”的声音展厅。
一进展厅,记者就被一个正在放映着好似小人书插图的屏幕吸引,每一个场景都是一个故事,可以听到与之对应的声音,厅内还陈列了鸽哨、虫罐、鸟笼等老物件,让观众充分调动五感,沉浸式体验北京的声音故事。
“时间停不下来,社会在发展,我们使用的工具、生活的习俗甚至人本身都在变。但是通过声音,每个人都能成为历史文化的传承人。”秦思源说。
上一篇: 万家商户踊跃参与北京消费季
下一篇: 北京创新举措助力乡村小店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