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
嘉宾合影 百年丹青映初心,笔墨风华颂时代。2025年4月23日下午,“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炎黄艺术馆、黄胄美术基金会、...
城事
-
北京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 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孔磊介绍,2月10日以来,本市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13786
财经
-
北京将抽查核验核酸检测证明 如发现造假行为必查处...
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应持有7日内经当地核酸检测呈阴性的健康证明。在昨天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本市将通过抽查、核验等方式,对核酸检测...
减少就医负担、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扩大 你关心的医保改革都在这
发布时间:2020/08/31 财经 浏览:329
《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近日向社会公开发布,这是落实今年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统筹基金制度范围的具体改革措施。国家医疗保障局介绍,这次改革通过采取利益置换的方法,同步推进职工个人医保账户改革和建立门诊保障机制。
据国家医疗保障局介绍,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减少百姓门诊就医负担。改革个人账户计入办法是此次改革的重点,原来的个人账户计入办法是职工自己缴纳的2%和单位缴纳纳入医保统筹基金的30%左右,计入个人账户。改革后,单位部分不再进入个人账户,完全放在统筹基金里,个人缴纳部分仍在个人账户。对于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继续保留,各地按照一定的比例定额划入资金。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王宗凡:用腾出来的这一部分个人账户基金,去置换成一个共济的保障,这是整个门诊保障待遇的一个提升。我想门诊统筹,或者门诊共济保障,在这方面远比我们个人账户要强很多,它是一个更公平、更有保险属性、更能化解个人门诊风险的制度安排。
支付比例50%起步 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扩大
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把常见病、小病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门诊手术纳入统筹基金的报销范围,参照住院管理,按照住院报销比例,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扩大门诊保障慢性病的病种,支付比例从50%起步。个人账户使用范围从职工本人扩大到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补齐制度短板 促进健康管理
自职工医保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基本医保制度都是以保住院为重心,基本医保的门诊的保障则比较薄弱,此次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就是补齐制度短板的过程。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王宗凡:造成过高住院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门诊保障不足,那么通过我们把门诊保障水平提高,大家能在门诊看病,能够得到报销,相应的他就会减少不必要的住院,这个对我们将来医疗保障基金的使用效率的话非常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