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
嘉宾合影 百年丹青映初心,笔墨风华颂时代。2025年4月23日下午,“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炎黄艺术馆、黄胄美术基金会、...
城事
-
北京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 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孔磊介绍,2月10日以来,本市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13786
财经
-
北京将抽查核验核酸检测证明 如发现造假行为必查处...
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应持有7日内经当地核酸检测呈阴性的健康证明。在昨天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本市将通过抽查、核验等方式,对核酸检测...
内需助力“双循环” 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20/10/03 财经 浏览:290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之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中,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国庆节。尽管国外疫情依然肆虐,但在这个14亿人口的国度里,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假期,旅游度假、康养休闲。中国抗击疫情斗争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成为疫情防控成效最为显著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实现经济快速恢复的国家。中国应对疫情积极、迅速、有效,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中国经济快速恢复,为世界经济注入动力。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骄傲与自豪。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度,我们对未来更有坚定的信心。尽管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短暂的、剧烈的冲击,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使其能够依然保持稳步向好态势,在新理念引领下铿锵有力地迈向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冲击,中国采取了针对性强、力度大的务实举措,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迅速稳定了经济基本盘,成功实现了经济的“V”形复苏。穆迪公司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到1.9%,并预言中国将是二十国集团经济体中今年唯一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中国能在短期内稳定经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和投资形成的内需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期国内消费明显回暖,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5%,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029亿元,同比下降8.6%,降幅比1-7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同时,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前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3%,降幅比1-7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
内需是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最坚实的基础,不仅在目前稳定经济基本盘中发挥支撑作用,而且在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中也要发挥关键作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城镇基础设施要不断扩容完善,产业结构要不断优化调整,产品和服务品质要不断改进提升……这些,都会催生大量消费和投资。这决定了中国的内需潜力巨大。
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刚刚突破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尚不足45%,相比于发达国家,城镇化提升空间还很大。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具有拉动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意义。道路修建、管网铺设、住房建造、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都在有力拉动投资的同时,也积极促进着消费。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日益渗透,让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产业链将不断延展、巩固、提升,进而带动巨量投资。新型基础设施为新消费提供了技术、网络支持,推动新型消费快速发展。9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为发展新型消费提供了政策支持。毫无疑问,新型消费规模将在“十四五”期间大幅度扩增。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有近9亿劳动力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2万亿元。从市场消费潜力看,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市场。将如此巨大的市场撬动起来,中国可以应对任何外部冲击。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随着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将攀升,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要立足于扩大内需,维护国内的产业链安全与供应链安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需要通过积极推动新型全球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内循环、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全球大循环。内需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将日益凸显,内需也将持续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中国经济前景光明!
上一篇: 创设新工具 融资款直达小微企业
下一篇: 困难挑战下 民生底线牢牢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