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
嘉宾合影 百年丹青映初心,笔墨风华颂时代。2025年4月23日下午,“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炎黄艺术馆、黄胄美术基金会、...
城事
-
北京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 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孔磊介绍,2月10日以来,本市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未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13786
财经
-
北京将抽查核验核酸检测证明 如发现造假行为必查处...
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应持有7日内经当地核酸检测呈阴性的健康证明。在昨天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本市将通过抽查、核验等方式,对核酸检测...
假日经济凸显中国市场优势与发展动能
发布时间:2020/10/07 财经 浏览:272
今年中国“十一”黄金周掀起的假日消费热潮,受到世界关注。“这是中国从疫情中恢复的明确信号。”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日前刊文说。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成功控制疫情,是中国人得以在黄金周放心出行消费的大前提。与此同时,假日消费热潮也凸显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释放的发展动能。
假日经济助力消费复苏
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等正重新成为中国人的假期“标配”。观察人士认为,“十一”黄金周集中释放了被疫情压抑的消费需求,有助于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经济持续复苏。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说,中国“十一”长假的消费红利将带动服务业复苏,促进经济更平衡发展,特别是受疫情冲击严重的交通、旅游、餐饮等行业将得到较好补偿。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表示,中国消费已经开始复苏,8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受黄金周期间“报复性消费”等因素刺激,零售业有望加速复苏。
10月4日,市民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参观车展。(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疫情在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倒逼一些行业转型升级。德国开元周游集团中国区总经理丁佳表示,疫情得到控制后,重新恢复经营的景区景点、酒店民宿等分别在业态和服务质量上做了相应调整和提升,让民众出行更舒心、放心。
假日经济凸显市场优势
疫情严重冲击全球经济,旅游业首当其冲。而“十一”黄金周第一天,中国共接待国内游客0.9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3.8%;实现旅游收入766.5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8.9%。中国国内游的火热场景令海外同行艳羡。
10月2日,在黑龙江省科技馆,家长带着孩子体验项目。(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航空运输也是遭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十一”黄金周,中国国内航班量、客运量、客运收入等指标显著提升。“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国庆假期乘坐飞机出行,让中国航空公司在摆脱疫情、恢复常态上处于领先位置。”彭博新闻社网站刊文说。
从旅游、航空运输到餐饮、娱乐、健身等行业,黄金周的繁荣景象背后,依托的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巨大的需求潜力。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中国作为消费市场的魅力正不断增强。”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如此评价。
假日经济折射发展动能
黄金周期间,多地发放惠民消费券,刺激消费需求;多家大型电商平台推出节庆消费券、中秋美食节等促销活动;部分通信运营商大规模发放5G消费券……从政府到企业,都在努力抓住黄金周契机,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频频出招。
观察人士认为,假日经济的蓬勃发展折射出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释放的发展动能。当前,中国正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
10月3日,游客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古城一家店铺购物。(新华社发,梁孝鹏摄)
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新兴市场部部长韩载振表示,假日经济的繁荣是中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体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环境下,促进假日经济能够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活力。
顾清扬认为,中国国内消费增加会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增加世界需求总量,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参与记者:朱晟、蔡蜀亚、陆睿、胡晓光、孙晓玲)
下一篇: 金融改革向纵深推进 现代金融体系逐步健全